春秋戰國時屬充國(前588-前318年),西充為充國國都,公元前318年滅於巴。
周慎王五年(前316年),秦滅巴、蜀後建立巴郡和蜀郡。從此,縣境隸巴郡閬中縣。
公元前200年,劉邦稱漢中王,巴地遂為漢有。西漢王朝建立以後,即以將軍紀信。
蜀漢時期,縣境隸巴西郡的西充國縣與安漢縣。
西晉泰始二年,分益州,置梁州,縣境遂隸梁州巴西郡的西充國縣和安漢縣。
劉宋元嘉八年,改巴西郡為北巴西郡,縣境隨安漢縣、西充國縣隸此。
西魏元欽二年,改南梁北巴州為隆州,縣境隸隆州金遷郡的晉城縣與梁郡南宕的安漢縣。
隋開皇三年,文帝改郡為州,實行州、縣二級製,以安漢縣、晉城縣隸隆州。
開皇九年,改安漢縣為南充縣,縣境隸隆州的晉城與南充縣。
唐武德四年,分南充、相如二縣置果州。同年又析果州的南充、隆州的南部和梓州鹽亭置西充縣,隸果州。
貞觀元年,西充先後隸劍南道、山南西道的果州和劍南道南充郡、山南西道果州。
五代十國,西充隨果州先後隸前蜀、後唐、後蜀。
宋代,西充隨果州先後隸西川路、川峽路、潼川府路、潼川路順慶府。
元二十三年,西充隸四川中書省順慶路。
洪武九年,西充隨順慶府隸四川錄宣布政使司。
洪武十年,撤西充入南充。
洪武十三年,再析南充置西充,原流溪縣留南充。
清代,西充縣隸四川省順慶府。
中華民國,西充先後隸順慶府、川北道、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。
1949年10月1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。
1949年12月14日,西充和平解放。
1950年1月,西充隸西南區川北行署區南充專署。
1952年9月1日,恢複四川省建製,西充隸四川省南充專區。
1968年,隸四川省南充地區。
1993年9月,改南充地區為南充市後,隸四川省南充市。[2]